(原創鬼故事,雖然我是男的,但刻意用女性第一人稱角度寫出)
我和男朋友,來到外婆和未出嫁的小阿姨合住的南部鄉下四合院探視外婆。
知道外婆和小阿姨過了中午仍然未吃午餐,怕曬的我,便撒嬌地使喚男友去外面街口的陽春麵店買些湯麵回來。
我在入口的客廳坐著,而外婆和小阿姨則在較裡面的廚房磨蹭。
男友出去不到五分鐘,四合院前庭中便出現了一位穿了二次大戰日本軍服的年輕男子,口中不斷地喚著外婆的名字。
看見這服裝突兀的年輕男子、跟他直接稱呼外婆名字的不禮貌舉動(年輕人怎麼可以這樣子叫長輩?),原本起身想要招呼來客的我,頓時愣在門口。
不知是要請他進來?
還是要趕他走?
隨後從內廳走出來的外婆,看到了男子,楞著跟沉默了半晌。
然後就請他進入客廳坐下;而我跟小阿姨,卻被外婆冷落在一旁,不知如何搭腔。
我跟小阿姨,看到外婆跟那青年,聊得似乎是些離我們的年代蠻久遠的事。
反正眼見也插不上嘴,而且外婆似乎也沒有要介紹那青年他給我們認識的意思,很快我們就覺得無聊了。
我跟小阿姨,便回到廚房去整理一下跟準備碗筷;好等待男友回來後,大家一起吃麵。
「嗯,多拿一付碗筷,搞不好還要分一些麵給那客人吃說!」小阿姨這麼說。
從廚房中,我瞥見外婆的情緒及聲音時而起伏、時而平靜。
十幾分鐘後,年輕男子便起身,以臺語混合著日語向外婆道別了。
我們沒有跟出去,仍舊待在廚房內。
而年輕男子剛走出門不到十秒,就聽到男友在外面用臺語喊著:「我買麵回來了!」
男友走進來後,我一邊幫著他把麵倒入碗中,一邊順口問他,是否有見到剛才那位穿著日本軍服的年輕男子。
「什麼男子?」男友滿頭霧水地問著。
「你剛剛進來時,沒看到一個穿著古早時代日本軍服的年輕人?」
我邊問,心中浮起一個不祥的預兆。
「現在什麼時代啊? 穿日本軍服? COSPLAY嗎?還是妳見到鬼喔?」男友不當一回事地,隨口回了這麼一句。
「你真的沒有見到任何男人走出四合院?」
這一來,連小阿姨也跟著緊張起來了。
「沒有啊!」
男友無辜地看看我們兩人,繼續又把麵一包包地,從塑膠袋倒進碗裡。
我跟小阿姨不禁有默契地互相望著對方,又一同看著仍逗留在客廳內的外婆。
我也看到:
小阿姨跟我,我們倆個女生的手臂上,都不約而同地起了雞皮疙瘩。
只有男友搞不清楚狀況。
我們一起走回到客廳,看到外婆正盯著手中一張泛黃斑駁的相片,喃喃自語。
男友此時也跟在我們後面,把四碗麵端出來客廳。
「阿坤啦! 伊就係阿坤啦! 伊來看阿姐了啦!」
外婆有些激動地說著。
我們三個晚輩,湊了上去看那照片。
相片上有七個人,中間一排兩位中年人坐著,前面一排三個西瓜頭跟米粉頭的小娃兒;後面一排兩位年輕人:一位是年輕女子,一位年輕男生…他不就是剛才的那位男子嗎?
相片上的他,穿著跟剛剛幾乎一樣的服裝,只是肩上多了一條披帶:『祝出征 陳宗坤』。
而那帶著木訥羞澀微笑的年輕女子,則是此刻站在我們身邊的外婆。
原來阿坤就是外婆的弟弟,當初赴南洋當日本軍伕去了。
可是,物換星移、滄海桑田,阿坤卻從此再也沒有回來,直到五六十多年後的今天…。
(我以女性第一人稱的方式來寫本文。我外婆的大哥,真的是當年替大日本帝國陸軍出征南洋、再也沒有回來的台灣軍伕之一。此文的靈感就是來自這件往事。)
【中國時報浮世繪-鬼話連篇 2002/01/24刊出】
更多UNOLIN原創及投稿文章,請按此!
更多UNOLIN的原創鬼故事,請按此!
喜歡此篇文章的,請別忘了到標題下方去按個讚、或者分享出去!好心有好報!祝您得眾神相助,好運財運滾滾來喔!